第35章 笔会的显眼包


小说:1984我的小说时代   作者:蒙哥马利卖萌   类别:都市生活   加入书签   【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】   【更新慢了/点此举报
推荐阅读: 永恒剑主 | 星光灿烂 | 巨星夫妻 | 弑天刃 | 九重神格 | 超警美利坚 | 步步惊唐 | 绝世天君 | 都市幻界 | 异度
笔趣阁 //www.97ub.org/book/185654/ 为您提供1984我的小说时代全文阅读!注册本站用户,获取免费书架,追书更方便!
  在后续的自我介绍中,方德华认识不少人。
  冯一、王芸高、韦一帆、蓝怀倡、杨可、梅帅原、李迅、张宗拭、张人胜等等。
  由于年纪最小,他最后一个做自我介绍:
  “我叫方德华,来自绿城竖县,年方十八,在座的都是我的前辈。承蒙韦主编看重,得以参加此次盛会。”
  “我走上写作道路的原因可能与前辈们不太一样。我呢从小家境贫困,今年高考意外落榜,前途渺茫。看到报纸上说民国时期的作家文人非常赚钱,遂萌生写作赚钱的想法。不求能够买一套四合院,至少也能吃上肉。于是挖空心思写了一篇《赤兔之死》。万万没想到,一次投稿成功,也得到人生第一笔稿费,用来买了一顿猪肉。”
  众人一阵哄笑。
  “当我知道我一天就能赚六块的时候,我就想为何不多写点?于是我又想起此前看过的一部电影《精武门》,将其改为《精武英雄》,顺利投稿成功。这次稿费足有八百之多,为此我叔叔专门请了族人吃席。”
  众人再次大笑,看着他的眼神也带有不同。
  第一篇短文投稿成功,可以说是偶然。
  第一篇中篇成功,那就是实打实的天赋!
  “于是,我又萌生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。明年就会刊出。谢谢大家!”
  面带微笑的陆老站起来说:“小方的《赤兔之死》我看过,他的古文功底很明显,是个好苗子。年纪轻轻就有养家的想法,很好。同时我也希望你以后不要仅局限于通俗小说、局限于赚钱,写出更多文学佳作。”
  “谢谢陆老,我的梦想是借助小说向全世界推广华夏文化!”
  啪啪啪!
  掌声如雷!
  散会之后,所有人过来和方德华打招呼、认识,他也顺利拿到许多作家的联系方式。
  对作品感兴趣的,他也详细介绍了一番,获得许多肯定。
  但也有主流作家希望他同时关注严肃文学、传统文学等。
  回到招待所,他才发现舍友是杨可。
  这个已小有名气的诗人长大相貌堂堂,帅气在这批人中也属于前二的存在。
  第一是方德华。
  第二天,大巴载着20多位作家,与杂志社的编辑们一同前往桂州。
  路途遥远,作家们开始自娱自乐。
  有人唱歌,也有吟诗接龙。
  不知怎么就轮到方德华。
  可惜车上没有吉他,要不然他一边弹一边唱,就是车上最靓的崽。
  歌曲选了今年最火的《我的中国心》!
  张名敏在1984年的春晚唱这首歌之后,迅速火遍大街小巷。
  “河山只在我梦萦
 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
  ……”
  前世大学的时候,为了能够吸引女同学的注意,他特意跟一些KTV麦霸学过简单的唱歌技巧。
  凭借18岁的喉咙,方德华的歌声中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激情。
  谢东方呵呵一笑:“没想到德华也有一副歌喉。”
  其他人表示赞同,比起一些人的鬼哭狼嚎强太多。
  等热闹劲过去,众人慢慢休息,两小时后又开始热闹,干脆一起来个山歌对唱。
  作为“桂省人”,唱山歌是基本技能,谁都会吼上几句。
  《刘三姐》火遍全国的后遗症。
  载着欢声笑语,一路来到阳朔漓江边上。
  晚上,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,作家们在漓江边举行篝火晚会。
  众人也十分轻松,各自形成一个個小圈子,有人烧烤,有人唱歌,有人思想碰撞。
  方德华捧着政府特派大厨做的地道桂林米粉,蹲在江边嗦粉,对着只比他大十几岁的杨可说:
  “我认为桂省三大粉中,最好吃的老友粉,其次是螺蛳粉,最后才是桂林米粉。”
  同样嗦粉的杨刻表示反对:“第一是螺蛳粉,第二才是老友!”
  对他来说,辣辣的螺蛳粉才最合他的口味。
  方德华不与他争论这个,而是另说:“在我老家,酥肉粉都比螺蛳粉好吃。”
  “华仔,你当我没吃过酥肉粉啊。”他一口气吸溜一长条米粉,鄙视的说。
  “不信?你啥时候来竖县,我带你尝尝我们那最好吃的酥肉粉。到时候,你可别嘴硬!”
  方德华下意识又开始推销酥肉粉。
  杨可不接招:“去去去,十八岁的孩子懂得什么叫好吃吗?”
  “我警告你啊,不要对我进行人身攻击,要不然……”
  “不然咋滴?”
  吸溜吸溜!
  方德华一口将米粉嗦进肚子里,随即起身,用脚尖在杨可的屁股下一垫一勾,差点让杨可摔倒。
  晃动的米粉与汤汁顿时扑中诗人的脸蛋。
  “华仔!!!”
  杨可一抹脸,起身追方德华。
  方德华早就跑到桌边,放下碗筷之后,又跑到篝火旁,从谢东方手中拿过几串烤熟的牛肉。
  待杨可追来时,递给他一串,仍免不了挨上一脚。
  “可惜这牛肉里没有七彩泡椒。”
  这秘制的牛肉串味道不错,又鲜又嫩,就是缺少一点辣味,方德华边吃边点评。
  这话深得杨可赞同:“七彩泡椒配五花肉也很不错。”
  看得出来,两人都是个吃货。
  谢东方递过来一串五花肉:“你们刚才在争论什么?”
  “三大粉的排名!”
  “德华说他那里的酥肉粉比螺蛳粉好吃。”
  “我们方圩做的酥肉粉就是好吃。老谢,你啥时候去竖县,我请你吃!”
  “呵呵!”
  两人互相斜视对方。
  谢东方有点好笑,第一时间想到约稿:“众口难调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排名。你们可以试试将嗦粉的感受写出来,到时候看看读者们的反应,什么粉更好吃就一目了然了。”
  “好!”
  “没问题!”
  两人异口同声应承下来。
  方德华心里吐槽,这个长脸编辑坏得很!一心就想要稿子!
  旁边的几人听到,也纷纷起哄,说干脆就在笔会之上完成作品,他们可以作为第一轮的读者进行投票。
  没一会,这消息就传遍所有作家与编辑。
  当场又有三四位蠢蠢欲动,也要写一篇文章,写出最难忘的嗦粉味道。
  等特派的大厨听闻此事,当场就做出这几种米粉。
  一时间,漓江边上弥漫着酸笋、豆豉的味道。
  方德华趁机要了小半碗老友粉,一边吃一边铺开稿纸。
  嗦完后,就提笔在稿纸上写下一个标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