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讨债


小说:1984我的小说时代   作者:蒙哥马利卖萌   类别:都市生活   加入书签   【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】   【更新慢了/点此举报
推荐阅读: 永恒剑主 | 星光灿烂 | 巨星夫妻 | 弑天刃 | 九重神格 | 超警美利坚 | 步步惊唐 | 绝世天君 | 都市幻界 | 异度
笔趣阁 //www.97ub.org/book/185654/ 为您提供1984我的小说时代全文阅读!注册本站用户,获取免费书架,追书更方便!
  小县城不大,方德华有意带两人逛街。
  路过大码头时,发现这边已经有人开始卖“粉虫”,肚子里的蛔虫就闹起来,奈何五脏府已饱和。
  十字街的电影院外边的海报上写着:《桥》、《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》、《望乡》、《追捕》、《生死恋》……
  两孩立即跑到海报前仔细观看,一副很想看电影的样子。
  此外,方德华还特意进市场看看情况,猪肉1.5元/斤,确实不便宜,而且还需要票!!!
  这让他很是郁闷,有钱也买不到。
  不一会又路过球场。
  这个时候,县里还没建造体育馆,三人只看到露天的灯光球场,有十来个少年正在水泥地板打篮球,旁边的观众席上坐着稀稀疏疏几人。八月的阳光很毒。
  方德华一边溜达一边仔细观察,83严打才过,而且这边还是前线接壤的省份,目前治安良好。
  街上也开始有一些小饭馆,或是卖各种米粉,或是快餐。
  当他看到“螺蛳粉”三字时,馋虫又动了。
  买上一点瓜果零食之后,方德华这才带着两人回家。
  路上还特意拐去竖县茶厂,闻到那熟悉的花香茶香,下车向人打听几句。
  回到家里,叔婶两人都还没回来,方德华只好自己去还车。
  来到村大队,看到只有村长方耀世一个人。
  “十三公!”
  方德华在屋外恭恭敬敬喊了一声。
  屋里的人放下手中的报纸,就听到大嗓门:“德华啊,车放外面就行,进来坐。”
  屋里的人约莫五十多岁,身材魁梧,浓眉大眼方口阔鼻,短发有点稀疏,一身笔挺的中山服,显得格外健硕精神。
  “我听兴国说,怎么,你不打算复读?准备当作家?”
  德华将一些瓜子放在办公桌上,还没坐下,十三公洪亮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。
  “额,有这么个打算,”他大大方方迎上十三公的目光说,“我觉得我还是有天赋的。”
  “唉,可惜了。我们都觉得你去复读更好一点,你们学校给的条件挺好的。”
  听到惋惜的语气,德华自信满满的回答:“放心吧,十三公,我一定能成为一个作家。”
  十三公站起身拍拍他的肩膀:“加油,有什么困难过来找你十三公。”
  看着这個矮半头的中老年人,德华点点头,眼睛一转:“我下午上街,看到竖县茶厂挺忙,收了不少茉莉花。十三公,要不你去问问,让我们村也成为试点,改种茉莉花?”
  “茉莉花?听说收购价不高啊,一毛几分的。”
  这确实也是实情,而且还不像后世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而是每天登记做账再周结。
  “这不是听说他们茶厂的茉莉花茶获得金奖,好像县里打算推广茉莉花茶。”
  十三公疑惑的看着他:“你怎么知道县里的事?”
  方德华振振有词:“我刚才还去茶厂问来着。”随即又补了一句,“我们村人均一亩多点地,种啥都赚不了多少钱。”
  “这倒是,我们回头看看。还有什么事?”
  看到十三公开始赶人,方德华指着报刊架上的报纸说:“看报!”
  “拿到那边看去。”十三公摆摆手,加重语气说,“好好想想复读的事。”
  “好的好的。”
  “你个后生仔!”
  村里订的报纸也不多,就朝廷日报、桂省日报两样。
  不过方德华倒是翻到了几则新闻:
  收复老山、712炮战打服越南;
  奥运会正在举行,许海峰夺得第一块金牌,女排夺冠!
  方德华一拍大腿,竟然错过女排夺冠的历史画面,这不是两天前吗。
  不过看到战争的胜利,倒是让他产生下一部小说的思路。
  ……
  七点左右,叔婶两人就回来。
  “国叔、叔娘,今天怎么回来那么早?”
  叔娘舀水清洗手脚说:“插完秧了。”
  他叔在一旁打趣:“你叔娘怕你炒菜,哈哈。哎呦!”
  刚笑出声,脑袋就中了刘梅梅扔过来的袖套。
  晚饭是煎鱼、丝瓜汤。
  没有瘦肉的丝瓜汤总是少了那么点味道。
  饭桌上,方德华说起今天上街的见闻,还没说完就被他叔娘批判了:
  “怎么给标哥买这么贵的钢笔,真是浪费。”
  转头又叮嘱标哥:“要好好学习,好好爱护这钢笔,知道没。”
  两个大男人默默吃饭,相视无语。
  “国叔,我看街上出现不少饭店。我想我们村要不要也去开一家饭店,嗯,应该说粉店,这生意应该有赚头。”
  “私营生意?”
  “当然不是,方家村集体的饭店或者粉店。现在不正在鼓励集体经济吗?”
  方兴国思索片刻,摇摇头说:“有点难度,主要是缺少原料和厨师。”
  这个原料就是指肉与油,在当下还是比较紧缺的。
  “事在人为嘛,你去跟十三公说说。”
  “你咋不去跟他说。”明显,方兴国也有点怕村长。
  “我傍晚跟他说茉莉花的事。”又将当时的情形说了一通,只是他太年轻也没多少威望。
  这时叔娘开口:“兴国,你是不是忘了大伟啊。”
  “对哦!他做的酥肉与扣肉一绝!只是原料难搞。”
  听她这么说,方德华脑子里也有了一点印象。
  这大伟叔从部队回来,当兵之前就是家传厨艺,去后当上炊事兵,现在是村里红白喜事的掌勺位置。
  饭后刚准备回房码字,就看到家里来人。
  一个精瘦、肤色黝黑的中年汉子,脸上带着扭捏的表情。
  方兴国连忙招呼来人:“灯弟,吃了没有?坐。”
  “灯叔。”×3
  方兴灯点点头:“刚吃完。”
  “有事?”
  “那个,听说华仔不去复读了。我家那个今年也要上初中,那个学杂费生活费多了不少,那个伱看能不能……”
  语气中充满不好意思。
  方兴国这才反应过来,这时上门讨债,也一下想到后续的情况,肯定不止他一个。
  为了送两个孩子上学,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外债将近两百,每年都从各家借点,大头还是方德华的学杂费与生活费。
  上初中、高中后就要住校,每个月的生活费也要几块钱。
  上小学的标哥花不了多少钱。
  “灯弟,真是不好意思,欠了你那么久。你看我们先还五块行不?”
  刘梅梅已回房间拿出一叠散钱,从中凑出五块递给灯弟。
  “行行行”,方兴灯高兴的接过纸张,从裤兜里找出一张五块的欠条递给方兴国。
  等他走后,方兴国与刘梅梅相互叹气。
  “早知道下午就不在田里说华仔的事了。”
  “家里还有多少钱?”
  “还有十几块。”
  “唉!”
  这本来是给孩子们准备的学费,看来今年还得继续去借钱上学。
  今天上街花销一笔的方德华见状,心中有愧,赶忙回到屋子里开始抄写新的小说——精武英雄!
  两孩也沉默不语,跟着进屋。
  方德华把剩余的两块钱放到标哥手上,标哥又转交到燕子手里,并将其推出去。
  不一会,燕子拿着两块钱回来。
  叔婶两人没收。
  待写了百来字后,堂叔两家人齐齐过来,说让明天带着堂弟堂妹们一起钓鱼,还笑话小叔说打鱼给德华补身体。
  德华也总算见到另外两个叔娘。
  这四个大人过来打牌的,正好三家都插秧完毕,今晚过来打升级。
  六人,四副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