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章 平乐


小说:南陈帝业   作者:擅长装死   类别:其他   加入书签   【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】   【更新慢了/点此举报
推荐阅读: 永恒剑主 | 星光灿烂 | 巨星夫妻 | 弑天刃 | 九重神格 | 超警美利坚 | 步步惊唐 | 绝世天君 | 都市幻界 | 异度
笔趣阁 //www.97ub.org/book/180426/ 为您提供南陈帝业全文阅读!注册本站用户,获取免费书架,追书更方便!
  天嘉七年(566年)。
  九月。
  北周遣开府仪同三司陆腾击信州蛮,陆腾善军略,能抚蛮夷,讨平之。
  九月十四日。
  高纥遣将率六千人乘小舟数百艘冲下游,欲破陈军封锁。
  周罗睺有备,早置舟船百艘,藏于滨海,此时高丽兵沿汉水西下,即遇陈军快舰车船冲撞。
  高丽舟小,一冲即乱,兵士落水死者二三千人。
  九月十六日。
  高丽军中粮米将尽,陈军守山道险阻,高纥数攻而不能克。
  高丽将士沮丧,皆以为北归无望。
  高丽民夫口粮被夺,多向山中觅树皮、草根为食,饿死者以千百计。
  九月十七日。
  陈将樊毅使后方运粮,树大旗七张,每旗下置米千石,高丽军民愿投效为奴者,即给粮米。
  时高丽兵民大饥,至人相食,南奔投效者日数千人。
  九月十八日。
  高纥点麾下人马,只二万四千,终知大势已去,无力回天。
  遂命次大兄领二万众西南击,奔百济,欲破其买忽城,获军粮。
  高纥则自领精兵四千人乘马,东投山林,欲从渊子游归国小道归高丽。
  九月二十一日。
  高丽西军甚乏食,捕鸟兽已尽,高丽次大兄命军士收人肉制脯,供给军需。
  高纥行军入山,沿途早为渊子游抄掠一空,见其军至,山中蛮夷恨渊子游之侵暴,袭扰其军,高纥甚困窘。
  九月二十二日。
  高丽西军破百济买忽城,百济王南征,早已尽调城中粮草,见破城无粮,高丽兵怒而屠之。
  城中百济妇孺凡二千人,皆死。
  是日,安东将军周罗睺趁其无备,亲率士卒三千人击其城外后队,大破之,斩获以数千计。
  九月二十三日。
  渊子游率麾下扶余军八千人,袭破高丽息成城,获高丽军粮六十万石,铁铠二千领。
  前时,高纥命国中聚军粮甲械于息成,未及南运,汉城粮道即为陈军所断。
  闻陈人断粮道,高丽国中惶恐,集左右兵马万余人欲守息成,以备陈军北上,且兼接应高纥退军。
  渊子游归国,未树扶余旗帜,虽多抄掠地方,俗以为常,息成遂无防备。
  渊子游赚其城守出城,于宴上杀之,因而袭城,破之,俘高丽兵数千人。
  渊子游收其家在辽土者二千人,其余则去其甲械,命随军负粮。
  于是始树扶余王旗号,将兵返辽土。
  渊子游知陈人必取平壤以南之地,以为其地人民愈少,陈人愈难北击辽土,遂不禁杀戮,纵其麾下暴掠国人。
  高丽王以渊子游得息成,甚恐惧,召青壮数千入平壤长安城,发兵甲,欲倚坚城为守备。
  九月二十五日。
  周罗睺与樊毅合兵五千人,列阵于买忽城东。
  高丽军合兵万余人,出城列阵击陈军。
  周罗睺先纵兵击其左阵,不能破,少顷,命人置大布囊,裹面饼,以砲车抛于敌阵之中。
  高丽兵不知其为何物,解而视之,乃蒸饼、胡饼等食。
  高丽兵已餐人肉数日,尤饥困,猝见熟食,群情难止,哄然聚而争抢,其阵遂乱。
  周罗睺趁乱进击,大破之,并阵斩其将。
  周罗睺以粮米诱其余众,高丽人多归降。
  至是日,陈军共捕得奴人三万,获高丽降卒万人,降人二万。
  九月二十六日。
  任忠至耽罗。
  督粮官上言周罗睺军中余粮只供十日,周罗睺遂命樊毅率本部并新获奴军南击百济,取军粮。
  周罗睺则率本部督高丽降人北讨,就食于高丽国中。
  高丽降人多胆怯而媚上,常习夏言一二句以假充陈军,入高丽国境,其虐民之凶暴甚于陈人十倍。
  周罗睺治军素严,录其残暴者数十人,尽斩之,尤不能止。
  周罗睺知己失虑,遂与高丽百姓约法数条,诸军有犯者,皆斩。
  周罗睺入高丽国三十日,凡斩首五百七十人,其人始得约束。
  十月。
  高纥返其国,自降官品五等为乌拙,仍领国政,并率其残余数千人守平壤长安城,复送高丽王于国内城,备不测。
  渊子游既破息成,粮草充足,遂大掠高丽百姓数万北还辽土,并树扶余旗帜自平壤城西而过。
  高纥于城上观之,羞愤几死。
  任忠骑军北渡,与周罗睺会师息成。
  高丽空虚,浿水(今大同江)以南,几无守备,任、周二军于是纵横无阻。
  渊子游军过平壤方三日,任忠已率骑军千人渡浿水,至于平壤之西。
  高纥以其立足未稳,率精骑数百人出城冲之,方酣战,周罗睺已率骑军数百人渡河攻至。
  高纥左右受迫,败绩,从马还城者,惟数十人,城中骇怖至极。
  周罗睺与任忠在平壤城下屯驻三日,后方忽报高丽乡人聚众反,且天降大雪,粮草恐不能济。
  任、周二人皆知平壤不可破,遂引兵渡浿水南还。
  自是,浿水以南,皆归于陈。
  高纥见陈人兵退,北面跪地叩头流血,以谢已罪,又付平壤守备之事于时年二十的新锐将军乙支文德。
  随即,高纥投浿水而死,以其性命谢于高丽国人。
  高丽国人虽怨其败,亦嘉其死志,其子孙遂得保全。
  十一月。
  高丽迁都于国内城。
  渊子游还辽东城,行令于高丽西、北二部众头人,称扶余王号。
  众头人因高纥之败并渊氏在辽土旧威,奉其为主,高丽于是二分。
  渊子游既立扶余国,急遣使者入邺,欲讨齐帝之封敕。
  ————
  齐天统二年(566年)十一月。
  邺都,上皇寝居。
  “妹妹且说,士开与我谁更舒服些。”
  高湛的目光在胡皇后那张香汗淋漓的粉面之上转了转,言语之间,颇为自信。
  胡皇后见他目光向下移去,只道他还要再来,心中委实有些怕了,拉过衣被掩住雪白的肌肤,羞怯说道。
  “湛郎神勇,和郎自是远远不及,今日妹妹真是舒服得似要上了天去。”
  “那与和郎苟合之事,妹妹实是再也不敢做了。”
  高湛闻言,只开怀笑道。
  “你与士开之事,我早已知悉。”
  “后宫女子既多,你疏于雨露,自然寂寞。”
  “士开,我知心人也,代我操劳,何所不可?”
  “妹妹若有意,我三人共枕,亦为乐事。”
  胡皇后闻得高湛此语,她纵然性子开放,也颇觉不妥。
  她正要出言推辞,却见高湛已披了衣衫,推门唤过宫人,命召和士开入内。
  湛郎怎生变得如此荒唐了?
  胡皇后紧了紧握在手中的青丝,心内狂跳不止。
  未多时,和士开入得宫内,高湛又如先前对胡皇后般,将他与胡皇后苟合之事挑明说了。
  和士开自然惶恐已极,口中请死不止,高湛随口赦免了他的罪状,并附耳说了自己的心思。
  和士开自知此间小命系于高湛之手,对他那些怪异的心思,只能是千肯万肯。
  三人一番云雨不提。
  前殿。
  收了神通的高湛,现今对手握大权的和士开,愈发放心了些。
  他的几位兄长,俱都年不及三十,便见夭亡,他现今年将三十,前番又生了一场大病,身后之事,不可不虑。
  现今和士开有了和他与胡后的同榻之谊,他若早夭,却也不必忧虑他人欺负孤儿寡母,篡掌国政了。
  胡皇后对和士开的魅力他是放心的,和士开虽无甚才能,护得幼主长大成人,亦当是无碍。
  至于往后之事,却也不是他高湛所能谋测的了。
  念及此处,方才好好体验了一把新鲜刺激的高湛,终于止住了念头,同旁侧的和士开言道。
  “士开,近来国中宗室可有异常?”
  和士开此间心绪仍是难宁,他略一思索,言道。
  “河间王常于宅中射草人,左右皆言其怨陛下。”
  高湛沉默少许,道。
  “下月唤入宫中,我且问之,若实有此事,我便将他打杀了。”
  和士开当权之后,替高湛做了不少脏事,远离皇权半刻,他便要死无全尸。
  此间听了高湛言语,却也有些醒悟了自己皇帝孤臣的定位,再一思索,先前高湛留下自己的小命,还要自己与胡后同乐,似乎也有些道理了。
  他又听高湛问道。
  “我那江南女婿,近来可又做了什么好事?”
  和士开知他是问陈国在辽东的情形。
  淮南之失一直是高湛的一块心病,他虽面上不说,私下里却对南面的状况极为关切。
  和士开搜罗了腹中的文墨,半晌方答道。
  “百济或是要亡了,高丽在汉城大败,连国都也迁了,那高丽小王的江山已是丢了一半。”
  只听高湛叹道。
  “南国小儿偏生好运,辽东这一番获胜,他那国中的叔父,却也只能藏伏了。”
  言罢,高湛似乎想起了什么,道。
  “我那女儿寿阳公主,现今几岁了?明岁便遣给他做了皇后罢。”
  和士开闻声,应道。
  “公主明年只八岁。”
  高湛又是沉默,少顷方道。
  “无妨。我那南朝女婿治政平顺,居位半岁未见乱政之端,仁纲不是其对手,此亲当结。”
  “所恨者,淮南丧师,我将得一恶谥也。”
  他灵光忽而一动,道。
  “士开既言高丽大败,则我可以拓土辽东否?”
  方问完,他却又后悔道。
  “斛律氏威势过重,实非善事,罢了,不可再用兵辽东。”
  和士开闻言,灵机一动道。
  “上皇若欲得拓土辽东之功,臣有一妙策,可不须刀兵,轻易取之。”
  高湛闻言欢喜,道。
  “你速说来。”
  和士开随即答道。
  “高丽军败,其西部大人渊子游拥据辽土,自号扶余王。”
  “其既畏高丽相攻,又恐陈人讨伐,使者正在邺中请我封册,必有借我之名威赫二国之意。”
  “我今可命其纳土,封我官爵于其境内,而令其仍以扶余王号实领之。”
  “如此,则我得其名,而彼获其实,两相便宜,岂不美哉?”
  高湛听罢,晃了晃脑袋道。
  “其人既据辽土,则当为我大齐辽王,不当为甚么扶余王。”
  高湛又想到了周人控制西梁小朝廷的办法,继续道。
  “我可借此时机,遣一军万人,入其国土,名为助其戍守,实为探其山川地理。”
  “若高丽、陈人不攻其国,则此军即驻其境内,由其国中供养,以为威慑。”
  “若高丽、陈人来攻,能助其守,则助之,不能则趁势夺其国。”
  “如此,其方为我齐国之辽王,而非是扶余王。”
  和士开躬身叹服道。
  “上皇妙算,此间扶余外强而中干,我若遣军护其使者回辽,其王畏于东面形势,不敢东西开战,必请我兵驻其国中也。”
  高湛闻言轻笑了笑,道。
  “此策是祖孝征之言?”
  和士开见高湛看出此策来历,忙道。
  “正是祖公之论。”
  高湛拍了拍他的肩膀,只道。
  “祖孝征亦是妙人,然能与我同榻欢乐者,惟士开也,士开知我情谊否?”
  和士开跪地叩首,道。
  “臣惟万死,以报天恩。”
  高湛又笑道。
  “辽东事毕,我死后可得一宣字也。”
  齐天统二年十二月。
  齐上皇杀河间王高孝琬。
  齐上皇高湛以兰陵王高长恭为护东夷校尉,使其率兵二万进驻辽西营州,封扶余王渊子游为使持节、玄菟郡公、辽王。
  齐使命渊子游奉表纳土,并宣言可驻兵其境助其守御。
  时渊子游方立国,人心未固,畏齐师之强,从之,上书声言纳土。
  高湛于是以其地为辽州,依其大小部族,置郡县于其境内,以渊子游为辽州刺史,辽州大小官佐,听其任命。
  又命高长恭率齐军一万驻鸭绿水西大行城(今丹东),助辽州备高丽侵扰。
  渊子游既得其实,又畏齐人之势,遂听任高长恭驻军大行,并供其军需。
  辽土遂入齐国版图。
  是月。
  陈将樊毅、徐俭合兵击破百济王都泗沘,百济国灭。
  百济国中沙、燕、刀、解、贞、国、木、苗八大族,多被战火,惟沙、解、国、苗四族见存。
  四族首领请选族中美女奉献建康,以充实皇帝后宫。
  陈帝陈伯宗以先帝崩逝,二十七月心丧未去,不宜纳娶,优诏不许。
  又以四族所在各置侯国,选其族中有功者为县侯,沙、解、苗三族各得一县侯,惟国氏早投陈军,得二县侯之封。
  百济既灭,高丽又残,平州所辖境域,一时极广。
  陈伯宗于是割平州汉城并其以北置乐州。
  并以东宁太守司马申为乐州刺史。